【摘要】传统文化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做人和人文教育如此重要,当务之急是从现在开始,各级学校都应进行做人和人文教育。...
博士局长任职不满3年就成阶下囚。报载,拥有海外博士学位、通过全国公选上任的太原某局局长因受贿被判有期徒刑15年。无独有偶,近来又有中科院候选院士涉贪科研经费的新闻。
博士、教授、院士,这么高的学历、这么多的光环,为什么过不了“廉政”关?人们在感叹之余,也在深思:为什么这些高学历的人才,却不能如普通人一样成为合格守法公民?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似乎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于是就出现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只要考试考得好,老师、家长、朋友都说这个孩子有出息,将来能成才,却忽视了如何让这个孩子学会做人。
讲到如何做人,必须提及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这两个概念。不要觉得学习好、会考试,就是一个成功的人,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教育观念中应该予以矫正和修补。
什么是人文?《周易》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道出了人文的重要性。而现在独生子女较多,长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在赞美声中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余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先诚意、正心,然后修身、齐家,再是治国、平天下。正,指堂堂正正做人;修身,则包含身心健康。读书获取功名是为了什么,是当官发财,还是治国为民?这是学生和官员都要注意的价值取向问题。读书不能只为己,我们的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一身正气,集天下之私为天下之公的人才。
好的人文教育一定能培育懂得礼义廉耻、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正确轨道,偏重知识和技能的灌输,缺乏人文教育和做人的培养。技艺只是安身立命之术,做人却是最大的学问。如何做一个好人,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最终都归属于做人教育。现在的教育培养的人不能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只有技能,没有人文。
传统文化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做人和人文教育如此重要,当务之急是从现在开始,各级学校都应进行做人和人文教育。培养有正气的学生,就可以避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做人应该识大体,明事理。什么是大体?为广大人民谋福利为大体。什么是小体?自私自利为自己为小体。人心正,然后再去学技能;人心不正,学了技艺反而害人。前文所述那名博士就是缺乏先做人、后做事的素养。所以,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