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湖南成人高考考试时间为10月21-22日,距今已不足一个月时间,大学语文是文史类的考试科目之一,根据新的考试大纲整理了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阅读基础知识 1.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及特殊规律(1)记叙文:抓住记叙要素、顺序、人称、结构、详略以及含蓄的语言,谋篇技巧及叙议结合等;(2)说明文:抓住说明的类别、特征、本质、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鲜明性以及说明方法...
2023年湖南成人高考考试时间为10月21-22日,距今已不足一个月时间,大学语文是文史类的考试科目之一,根据新的考试大纲整理了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阅读基础知识
1.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及特殊规律
(1)记叙文:抓住记叙要素、顺序、人称、结构、详略以及含蓄的语言,谋篇技巧及叙议结合等;
(2)说明文:抓住说明的类别、特征、本质、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鲜明性以及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3)议论文:抓住议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及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犀利的语言;
(4)散文:先明确其属类,以便或抓观点、看法,或抓形象、事理,或抓情感、态度,或抓寓意、哲理,然后透过其散形抓住其凝神,以掌握其本质;
(5)小说:抓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分析其人物塑造的手法,情节发展变化的安排,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从而概括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从理解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把握文学作品的情调等方面着手。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记叙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等。
说明文: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生动活泼、概括具体/简洁/丰腴/精练/详略得当/平易朴实/幽默风趣、当然还有科学严谨等。
议论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具有说服力等。
诗歌:语言新颖,不落俗套、质朴,真切深刻而又平易近人,直接而明朗、绚丽、含蓄、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豪放飘逸,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等。
散文:有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具有感染力等。
小说:语言简练、舒畅、生动、细腻、富有感情、简洁、朴素等。
(3)鉴赏作品的表现技巧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有个“技巧”问题。如材料方面有无相生、虚实结合、宾主相衬、以小见大;结构方面的断与续、伏与应、顺与逆、对比、映衬、悬念,其他还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刻画人物、设置情节、描写环境等。
说明文阅读
1.命题思路(干扰性选项):增减扩缩、鱼目混珠、颠三倒四、无中生有等。
2.应对策略
(1)阅读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2)阅读方式: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读题干,在文中标识出相应的句子,比较各选项的差异。
(3)答题技巧:直选法、类推法、排除法。
现代文阅读
1.命题思路:体裁以散文为主,题材包括文化寻根、人生感悟、故乡情怀、颂扬名人、本真情感等。
2.如何赏析文章语言:
1、修辞。常见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可使语言产生鲜明的效果。
例: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语言以拟人手法写柳树,使柳树也有了“灵性”,感到炎热的威胁,以柳树的病态烘托天气的炎热。
2、词语。一篇优秀的文章,无不注重词语的准确运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来看。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特别是叙述类文学作品,宜赏析动词、形容词的准确、生动、形象;而应用性作品,包括说明文和议论文,宜赏析副词或其它修饰、限制语的表意准确、严密。
3、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情色彩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爱憎观点,这也是值得赏析的地方。
例: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
语言通过一声叹息,同时运用反语手法,将“聪明”一词褒词贬用,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4、表现手法。文章在刻画事物时往往借助于一些写作技巧,也称为文章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反面衬托、侧面烘托、间接描写、以声写静、以动写静、借景抒情、以物喻人、联想想象、虚实结合……等等。
例: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叶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张洁《挖荠菜》)
这是一幅美丽、和平、静穆的“晚归图”,是作者有意使用的一种反衬写法,连羊儿、乌鸦都能回家,而“我”却不能。这样反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5、语言风格。文章的语言风格往往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有的文章语言追求生动形象,优美感人。但也有的文章语言却质朴简明,通俗易懂,读起来亲切自然,极富生活气息。还有的文章语言幽默诙谐,生动风趣。这也是我们可以赏析的地方。
例: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了一水又穿一水,穿了一年又穿一年。(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语言运用“洗洗”“补补”“一水”这种口语化色彩浓厚的词语,表达出战士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珍惜。
3.应对策略
(1)阅读方式:纵观全文,把握主旨;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2)答题技巧:找线索,理思路;析词义,明感情;抓开头,重结尾;品语言,握方法。
文言文基础知识
1.命题思路:选文以人物传记故事片段为主,既有古代的优秀官吏,又有凡人过客。他们的言行往往体现了值得称颂的优秀品质。
2.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返)(《愚公移山》)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马说》)
(3)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论语〉十二章》)
3.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1)词义的扩大。例如“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现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已不是专有名词,而成为普通名词,泛指一般的江河。
(2)词义的缩小。例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则只指男子的配偶。
(3)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则指鼻涕。“池”,古代指护城河,现在则指水池。
(4)感情色彩变化。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例如:“卑鄙”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是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卑鄙”即此义;现代汉语中的“卑鄙”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变成了贬义词。
4.文言特殊句式:
(1)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例如: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2. 谓语前置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放在主语前面,一般为感叹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3.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通常用在主语或宾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语或定语,或者为了使语句流畅顺口,把定语放在主语或宾语之后,形成定语后置。翻译的时候,应把定语放在名词之前。例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3)省略句:
省略主语。例如:(他们)见渔人,乃大惊,(他们)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省略谓语。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省略宾语。例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送东阳马生序》)
(4)判断句:
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例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用“是”做判断动词,出现较晚且少见。例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例如: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