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下文提供2022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核心考点一,供考生们参考。 2022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下文提供2022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核心考点一,供考生们参考。
2022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核心考点
一、物质、意识、时间、空间的主要内容:
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二、唯物辩证法、矛盾的主要内容:
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三、认识、实践的主要内容: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四、真理、价值的主要内容: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五、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内容: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其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六、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物质生产方式,通常简称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4.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在外,还因为( )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5.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6.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B.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C.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D.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7.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活动,因此( )
A.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人们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9.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反映论和先验论
10.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1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1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有限性和无限性
C.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1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其它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C.实践和认识相统一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16.否定之否定规律在( )
A.事物经过一次否定后表现出来
B.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C.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的转变后表现出来
D.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才能完整表现出来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8.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这是因为(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质和量相统一的原理
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参考答案:
1-5:BBCAB
6-10:DDCBA
11-15:CBADD
16-20:DCDDA
(二)多选题
1.哲学物质观经历的基本历史阶段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是联系的
B.事物是发展的
C.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D.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
3.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4.以下各项,能够体现出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以下各项中包含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 )
A.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B.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辩证思维方法主要包括( )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
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7.一切哲学都是( )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
A.越是强调客观规律,就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C.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9.“白马非马”的命题( )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0.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以下选项中,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实际国情的有( )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是现阶段的最大国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出发点
参考答案:
1.ACD
2.ABC
3.BCD
4.ABCD
5.ABC
6.ABCD
7.AB
8.BCD
9.BD
10.ACD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
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联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
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